新媒体视角下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英语教育教材、方法相对落后
我国民族地区在地理位置上,分布相对分散。大多处于偏远地带,受到地域的限制,教育资源难以得到合理的配置,教育方法相对落后。首先,优质教材传递和旧教材更新速度缓慢,这是制约民族地区英语教育发展的首要因素。民族地区的英语课程,使用的英语教材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普遍存在书本内容知识陈旧,教育方法落后等现象。其次,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与新时代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大部分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仍旧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缺乏师生互动,课堂活跃度较低。没有从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方面,对授课内容进行合理规划,课堂缺乏趣味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获取新知识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评价方面,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学评价大多流于形式,走过场,而没有从教师、学生和课堂效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失去了教学评价应有的意义。
(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不足
民族地区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偏远的农村,这些学生有一个普遍的优点,就是能吃苦,学习内驱力十足。但他们对英语的学习相对城市学生而言,起步时间较晚,底子偏薄。加之受方言的发音习惯影响,在英语的听力、对话和语法的学习方面,提升较为缓慢。在英语的学习上,往往注重单词的死记硬背,不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忽略对语境的理解和体会。在英语写作和翻译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同时,由于民族地区高校外教资源缺乏,学生实际口语交流的机会较少,语音语法得不到及时的强化和运用,这些都导致了民族地区学生英语水平普通不高。
(三)师资力量有待增强
首先,由于民族地区高校所处的地域较为偏远,经济发展缓慢,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因此对优秀英语教育人才的吸引力度不够,师资力量缺乏,教师流动性大,师资队伍不够稳定。而近几年民族地区高校不断的扩招,学习英语相关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师的教学压力加大,形成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衡的现象。其次,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汉族教师居多,这也不利于在英语教育中体现民族特色。再次,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学历层次不均衡,缺乏高学历专业人才。表现在师资团队中,便是缺乏学科带头人,对英语教育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不足。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最后,民族地区高校不注重英语教师的培训,导致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更新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四)英语教育环境有待改善
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环境远远不及城市高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民族地区科技、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互联网和多媒体终端没有得到良好的普及,英语教学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上,难以建立线上的英语教学和互助交流平台。学生接触英语、获取英语信息、了解国外文化的渠道较少。其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听、说、运用,才能更好地掌握。而民族地区高校不注重建设英语角、组织英语演讲比赛等来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交流氛围。此外,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给予高校基础设备建设的资金支持也有待加强,以便帮助高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实现高校英语教育的现代化。
二、新媒体在民族高校英语教育的运用价值
媒体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载体,活跃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科技的进步,孕育了新媒体的诞生。新媒体又叫做数字化新媒体,它包含一切数字化媒体形式。代表有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几乎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实现线上互动,具有强大的信息承载能力以及广阔的信息传递途径等优势。新时期,新媒体在造福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必将给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新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使教学模式向混合型现代化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际沟通和交流,为师生建立起英语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和互助交流的平台。运用通讯类或教育专业类APP,实现了英语教学课件的共享、下载,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提交,在线答疑和课下辅导等,为英语教研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民族地区英语课堂的效率。通过教学内容的情景再现、合作式学习、互动探究学习、共享英语教育资源等,构建自主互动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对民族地区英语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上一篇:民族文化对外翻译人才培养的重点问题民族文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