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艺术奇葩--莫高窟
自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外国朋友远渡重洋,万里迢迢来到中国大西北沙漠戈壁之中参观这一人类的艺术宝库--莫高窟。当他们看到那些精美的壁画、彩塑时,有人激动地流出了泪水,跪在大佛和菩萨的面前久久不愿离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答案得从佛教的传入说起--
佛教传入中国与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佛教传入中国提供了条件。佛教东传,首及西域,尔后传到河西、中原,逐渐发展成为深刻影响中国思想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宗教。敦煌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佛教东传的重要一站。
久负盛名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洞窟由南向北分三层和四层排列,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 :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莫高窟第427窟 吴健/摄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石窟营建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期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被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
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闭锁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雍正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地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又开始被人们注意。
莫高窟自前秦开凿,嗣后历代营造,至唐代而极盛,多达1000余窟。由于人为和自然损毁,现仅存492窟。莫高窟是集彩塑、壁画、建筑为一体的、三者有机结合的立体艺术博物馆。
敦煌石窟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盘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最小者高不足盈尺。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对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中国民族的艺术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在多个洞窟外存有较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质结构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莫高窟第45窟 菩萨
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的34.5米,最小的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17窟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所绘的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中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敦煌莫高窟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雄伟瑰丽。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波斯(今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形象史料。
莫高窟除了特有的建筑、彩塑和绘画艺术价值外,它还具有非常高的版画艺术、书法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珍贵价值。
敦煌莫高窟是一座珍贵的历史文化宝库,更是人类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
一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它对后人进一步了解古代经济生活状况,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宗派、信仰,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等等,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价值。
上一篇:民族教育学院2018年元旦晚会暨少数民族风情艺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