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扬琴独奏曲《山哈》
??听国乐 到浙音??
《山哈》
王云飞作曲
演奏:于海英
《山哈》听感
扬琴独奏曲《山哈》,以深度挖掘、弘扬民族音乐为宗旨。这首作品同时也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支持。畲族是浙江省境内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他们不畏险阻,迁徙至闽浙的广袤山区生活至今,他们这种勤劳勇敢、不屈不挠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之一。
这首作品是由青年作曲家王云飞于2016年3月创作完成。于海英教授与王云飞教授于2015年-20 16年多次前往畲族聚居地采风,拜访了国家级畲歌传承人蓝陈契、省级畲歌及彩带传承人蓝延兰、市级畲歌传承人蓝仙兰等十余位民间艺人以及丽水歌舞团的艺术家们,观摩了畲族舞蹈表演,并研究了百余首畲族民间歌曲。通过与畲族文化的交流,我们发现畲族民间音乐与舞蹈特点鲜明,风格淳朴自然、旋律优美流畅,音乐富于个性魅力,极具可听性与艺术性。“畲歌”不像昆曲等其他众多被普及的知名非遗文化形式为大众所熟知,所以作品《山哈》以“畲歌”为主要素材贯穿全曲创作之中,目的在于希望通过大众熟悉的媒介形式,将这一非遗文化展现于世人面前,同时为这一古老的非遗文化赢得更多的平台,能够呈现在更大的舞台之上,这也是我们团队创作愿景。
扬琴独奏曲《山哈》是一首将传统音乐元素、传统音乐创作技法与现代音乐元素、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相结合的作品。作品中能品味到原汁原味的畲族民歌特色。由历史悠久、表现力丰富的扬琴来演奏,使民族艺术性及民歌特色相得益彰。扬琴音色华丽明亮而音量宏大,具有明显的高、中、低音之分,能做到刚柔并济。而这首曲子节奏律动极富动感,通过5/8、7/8、9/8、11/8等节拍的变换使音乐跳动 、活跃,铿锵有力而不乏灵动,扬琴的艺术表现力的丰富在这首曲子上也展现的淋漓尽致。
《山哈》虽然是扬琴独奏曲,但在伴奏乐队的创作上却采用了民族室内乐的编配形式,既保有有独特的畲族音乐特色又不失现代作品追求的张力变化,旋律线条丰满而不单调。编制中包含竹笛、笙、琵琶、中阮、大阮、高胡、二胡、打击乐共8 种乐器,由10位演奏员合作演奏完成。这一编制尽量全部使用民族乐器,使扬琴与乐队音色统一相融,也很好的丰富夸张了音乐表现力。
艺术源自于生活,生活始之于自然。《山哈》里流露出最多的是自然,淳朴的真情实感,是“心”与“情”内在旋律的一种交流。像畲族这样长期生活在大山中的少数民族聚居族群,我们彼此言语不通,书写方式不一样,但通过音乐的方式把彼此联系一起。
事事皆可为艺术,因为艺术也是简易之思。古人云,乐以教合,有生即有情,有情也就有艺术。近年来随着文化部门的大力推广,国乐普及得到了快速发展,国乐精神需要薪火相传。声美养耳,形美养目,扬琴演奏者充当着传递音乐美的角色,更是审美对象的创作者,它演奏艺术拥有的一种无穷的艺术魅力,是对艺术与生活发展的一种再创造。
【‘山哈’含义--和畲族的渊源】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也有借用汉字而赋予新的意义,或者干脆利用汉字部首创造新字。畲族《起源歌》里述说了迁徙的缘由:“田差难种吃,田好官来争;官多难生养,思量再搬迁。”畲族从广东至福建、江西、浙江频繁地迁徙,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方式,在山区森林中搭寮居住。他们从事狩猎、种山,劳动艰辛,生活困苦。他们男女共同耕作,虽然生活艰苦却保持着乐观的性格。
上一篇:“无界之舞——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