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艺术

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原标题: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编者按:

在脱贫攻坚中文化艺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唐卡画院院长勉冲·罗布斯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勉萨画派)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致力于唐卡艺术的创作、传承与发展,免费培养出一批批唐卡传承人,使唐卡艺术在活态传承中获得蓬勃生机的同时,也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认识到扶贫先扶智,通过文化来摆脱贫困的重要性。本报记者专访勉冲·罗布斯达委员,讲述他对唐卡艺术的传承与探索,及其艺术助力扶贫的故事。

我出身于西藏日喀则的一个唐卡世家,是家族的第四代传承人。或许耳濡目染的原因,我从小就非常喜欢绘画,八九岁时尝试画身边的一些小动物、植物,得到周围人们的赞扬和认可。12岁时我带着父母的嘱托,开始跟着我的爷爷学习唐卡绘画,后又拜师十世班禅的专职画师噶亲·洛桑平措和噶亲·阿顿继续学习,前后用了六七年时间,完成了对唐卡的系统学习,掌握了唐卡的基本知识。

这一过程,基本是在边学习理论、边实践练习中度过的。当时我每年都会去参与寺庙绘制壁画的工程。壁画和唐卡在画法上基本是一样的,只是载体不同,壁画是绘制在墙上,唐卡是绘制在布上。

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绘制壁画的经历。我跟随爷爷前往拉孜县的一个小寺庙,当时的我还不能独立完成壁画,只能帮爷爷研磨一下颜料、上上色,然后就是站在一旁仔细观摩爷爷是怎样绘制的,边看边铭记在心里,并找机会练习。

1987年至1989年,我跟着爷爷来到扎什伦布寺,与100多位画师一起参与五世至九世班禅灵塔的壁画绘制工作,收获非凡。这是我学习唐卡生涯中非常难忘的一件事情,也是进步特别迅速的一个时期。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是与百余位老师朝夕相处。在这3年间,我如饥似渴地向爷爷和其他画师讨教学习、切磋技艺,不断扎实巩固自己的壁画绘制经验,为我绘制唐卡与壁画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1994年我带领团队前往色拉寺绘制壁画,这是我首次独立带队完成壁画的绘制任务。之后,我还带领团队参加了大大小小诸多寺庙的壁画绘制工程,完成了从“打杂”到独立完成壁画绘制的蜕变。

其实,真正学好唐卡是非常艰苦的,这是非常考验体力的活儿。在学习和练习唐卡时需要盘腿坐,为了尽快掌握唐卡绘制技艺,我每天都会不间断地盘腿坐上七八个小时,一动不动,不停地练,每次下来胳膊都是酸的,身体都僵了。

不仅如此,学好唐卡还是一件特别费脑力的活儿。唐卡绘制有着严格的程序,白描、上色、勾线、描金、开脸缺一不可。单就白描来说,即用木炭笔勾勒出整幅唐卡的故事梗概,想学好就需要几年时间。唐卡白描一般会从佛像开始学起,在《造像度量经》中不同人物的形象、结构和比例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这就需要熟背《造像度量经》。《造像度量经》属于古文经书,需要熟练掌握藏文语言知识,而这也需要下很大功夫。学习唐卡,一般都是从临摹白描开始的,学好语言知识、临摹、背经往往是同时进行。

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与丰富,在自己有一些小成就的时候,我发现唐卡不仅要会画,还要懂画,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于是1995年,面对亲人们的质疑,我毅然辞掉当时还算稳定的工作,离开家乡日喀则,来到拉萨,进入西藏大学学习。在西藏大学的学习,让我开始站在西藏文化甚至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唐卡艺术,在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开拓的视野下来绘制唐卡与壁画。在这里,我对唐卡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它是一部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是藏族人以画言史、以画叙事的载体,它告诉人们的不仅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

几十年来,我坚持在多所寺院绘制或修补壁画,而在布达拉宫复原壁画的经历,则终生难忘,成为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2005年,我接到布达拉宫工作人员的电话,邀请我修复壁画缺口,从此开始了长达10年的布达拉宫壁画修补复原工作。

上一篇:艺术风采--书法家鲁建飞书法作品欣赏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