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与利
藏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的民族艺术内涵丰富、形式多样,2006年5月20日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西藏自治区占有15项,有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六大类,项目主要有《格萨尔史诗》、藏戏、山南门巴戏、芒康弦子舞、昌都锅庄舞、热巴舞、山南昌“果卓”舞、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藏族唐卡、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拉萨甲米磨坊制作技艺、藏族造纸技艺、拉萨风筝制作工艺、藏医药和雪顿节。强烈的高原气息、鲜明的民族风格、浓厚的地方特色,体现着藏族的民族精神和藏族人民的审美追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传承和弘扬藏民族艺术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课题。
自2001 年开始,我园一直着力于探索将藏民族艺术(音乐、舞蹈、美术、服饰、风俗习惯等)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2010年我园陆续利用藏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园本课程。2014 年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引领和支持下,我园顺利申报了“开发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育活动研究”的课题以及相关子课题,其中包括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艺术、民族文学作品、民族节日、民族民间游戏、藏文书法等内容,旨在探索藏族民族文化的育人功能和藏族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出路。在有效利用家庭和社区民族艺术资源、创设蕴含丰富民族艺术的幼儿园环境、开展各类符合幼儿发展兴趣主题活动的良好氛围下,我园在实践中不断建构和优化藏民族艺术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
一、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民族艺术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1]1-10我园通过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建构了丰富的民族艺术教育资源。
(一)充分发挥家庭的民族艺术资源
在民族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应重视家长资源,让家长成为民族艺术教育的参与者。我园对全园的家长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分类(如藏戏表演者、唐卡绘画师、建筑师、服装设计师、民族饮食文化工作者、民间舞蹈艺术家、乐器传承者、民间工艺家等)、整理,建立起全园共享、不断更新的家长资源信息库,丰富了我园在藏民族歌舞、戏曲、建筑、陶器、乐器、乐曲、服饰、雕刻等诸多文化方面的艺术元素。此外,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配合我园的民族艺术教学活动,如在《藏民族乐器》《民间舞蹈》等主题活动中,我园根据班上家长的特长,请家长进课堂,开展丰富多样的藏民族艺术文化活动,拓展了民族艺术内容,丰富了幼儿民族艺术教育的形式,也形成了我园的教育特色。
(二)合理利用社区的民族艺术资源
“与民族艺术相关的社区资源主要包括社区物质资源(如博物馆、展馆、雕像、广场等)、社区人力资源(如民族舞蹈家、民族手工艺者等)、社区文化活动资源(如绘画展、戏剧演出等)”。[2]我园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的社区艺术资源中让幼儿获取直接经验,如:每学期带领幼儿参观西藏博物馆、唐卡展览,参与藏戏演出、藏族舞蹈表演、藏族传统节日等活动,加深了幼儿对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二、创设富有民族艺术特色的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1]9“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持久深远的。”[3]幼儿园环境创设作为儿童生活、学习、游戏的场所,幼儿园必须将环境创设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良好、适宜环境的构建来促进幼儿民族艺术教育的开展。
(一)园区环境创设
在园区环境的创设中,教师有效利用幼儿园墙面、门厅、走廊、楼梯间、屋顶、宣传栏、家园联系栏等空间位置,通过图片、手工作品、绘画展、服饰、图腾等装饰来展现藏民族艺术文化,让幼儿耳濡目染地感知藏民族文化艺术,在自然轻松的环境中促使幼儿的民族认识和民族情感得以熏陶和浸染。如幼儿园的走廊、过道、吊饰选用西藏名胜古迹、藏族脸谱、藏族服饰、藏族美食、唐卡等作为题材进行创设,丰富幼儿的感知觉,了解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
上一篇:民族艺术进校园意义分析 ——以民族音乐为例
下一篇:没有了